歡迎訪問中蔬種業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官方網站!
描述

中甘系列甘藍品種栽培技術

瀏覽:3587 作者: 來源: 時間:2021-05-08 分類:栽培技術
5與苗床溫度管理的關系即使播種不早,如果苗床溫度管理較高,幼苗生長較快,很容易長到能接受低溫的大小,定植后遇到低溫也會發生未熟抽薹

甘藍栽培技術

   甘藍在我國各地普遍種植。由于氣候條件不同,各地栽培方式有較大差別。在我國長江、珠江流域,常選用冬性強的早、中熟品種,冬初播種,幼苗露地越冬,翌年春末夏初收獲,稱之為越冬春甘藍;選用早、中熟品種于夏末秋初播種,冬季收獲,稱之為秋、冬甘藍,一些地區還選用抗病、耐熱品種,于春末夏初播種,夏季及早秋收獲,稱之為夏甘藍。

    近年來,北方不少菜農選用冬性強的早熟甘藍品種,冬、春季在日光溫室或中、小型塑料棚中栽培,冬、春季上市,效果也不錯。在一些冷涼地區或海拔較高的山區,選用早、中熟品種春末夏初育苗,夏季反季節栽培,也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。在長城以北及青藏高原等高寒地帶,不少地區常采用一年一季栽培,即選用晚熟品種于春末夏初育苗,夏季定植,秋、冬季收獲。

甘藍的栽培季節和栽培地區不同,因而栽培技術有不少差異。一般來說,春甘藍栽培要選用冬性強的品種,且播種期不可過早,以防止發生“未熟抽薹”;夏、秋甘藍則要選用抗病耐熱品種,栽培過程中要注意防澇、防蟲。

    如上所述,我國地域遼闊,各地甘藍栽培方式和栽培技術各異,其具體栽培技術很難在此一一列舉。下面僅對華北地區露地春、秋甘藍的栽培技術、防止春甘藍未熟抽薹方法作一簡單介紹:

1.露地春甘藍栽培技術要求

    選用冬性強不易“未熟抽薹”的早、中熟品種,在日光溫室(1月中下旬)或小弓棚(1月上中旬)播種育苗。播種前,種子一般不催芽。播干籽,育苗畦要耙平并澆足底水,撒籽要勻。播后覆蓋過篩后的細土保墑并防苗畦龜裂。出苗前,溫室盡量保持在15~25之間。一般5天左右出齊苗,要注意及時逐漸放風,使溫度逐漸保持在10~20之間。如果苗子過密,則需要及時“間苗”,以防苗子徒長。當幼苗長到3片左右真葉時(約在2月中下旬),要進行一次分苗,苗子移至營養缽,苗床溫室一般控制在8~20。到3月下旬幼苗生長至6~7片真葉時即可準備定植。定植前7~10天苗床要注意放風練苗,苗床最低溫度可逐漸降至3~5。

    定植前選土壤肥沃,地勢平坦的地塊,施好底肥并平畦,定植密度一般為早熟品種4500株,中早熟品種每畝3500~4000株,中熟品種每畝2500~3000株,定植后連澆兩次小水,隨后中耕蹲苗2次,每次5~7天,以防苗子徒長。當開始包心時要供應充足的水肥,進入5月時,注意防止蚜蟲和菜青蟲。早熟品種于5月中旬開始收獲,中早熟、中熟品種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獲。葉球收獲要適時,以防裂球。

2.露地秋甘藍栽培技術要點

    選用抗病、耐熱品種,并選用地勢較高、易排灌的地塊作高畦。華北地區播種時間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初,播種方法與春甘藍基本相同,但要求播種后育苗畦的上方蓋塑料布,畦四周蓋紗網,使育苗畦既能防暴雨,又能通風、防蟲。3片左右真葉時分苗,7月下旬至8月上旬幼苗長至6~7片真葉時定植露地。種植秋甘藍的田塊,除要求地勢平坦和土壤肥沃外,還要求易排灌,以防積澇成災。栽培方式一般將幼苗栽在垅的陰面半坡,種植密度一般早熟品種3500~4000株;中晚熟品種2500~3000株。緩苗后追肥并劈垅正埂,使苗子處在垅脊的正中,隨即疏通垅溝,以利排灌。在整個栽培過程中,隨時注意防治病蟲害。

3.春甘藍的未熟抽薹及其防止方法

    近年來,人們越來越喜歡種植早熟春甘藍。許多菜農通過種植早熟春甘藍而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;也有部分菜農主觀上為了爭取春甘藍早熟,而違反客觀規律,播種期越來越早,再加上栽培管理不當,使早熟春甘藍發生“未熟抽薹”。

    甘藍屬于植株春化作物,當幼苗長到7片真葉左右、葉寬5厘米以上、莖粗0.6厘米左右時,遇到0~15的低溫,經過50~90天,就會通過春化條件發生“未熟抽薹”現象。特別是在0~4的低溫條件下,更容易通過春化而發生“未熟抽薹”。早熟春甘藍發生“未熟抽薹”現象,與品種、播種期、苗床溫度管理、幼苗大小、定植早晚、定植后的管理及早春的氣候條件等有密切關系。

1)與品種的冬性強弱有關系:過去種植的北京早熟、狄特409、迎春等品種冬性較弱,易發生“未熟抽薹”。8398、中甘10號、中甘11號等早熟春甘藍一代雜種,是利用冬性較強的自交不親和系配制而成的,不易發生“未熟抽薹”。但如果栽培管理不當或遇到嚴重的倒春寒天氣,也可能會發生“未熟抽薹”。

2)與幼苗大小的關系:凡葉片7個以上,最大葉寬5厘米以上,莖粗0.6厘米以上的大苗,經受—段時間的低溫,完成春化階段的發育,就會發生“未熟抽薹”。苗子愈大、生長愈旺,抽薹的可能性愈大。

3)與早春氣候條件的關系:如果早熟春甘藍育苗期間及定植后的氣溫反常,也容易引起“未熟抽薹”。例如:北京西郊19911月份平均氣溫比歷年偏高1.5℃,2月上中旬平均氣溫比歷年偏高2.1℃。在這段時間里,正是早熟春甘藍幼苗在苗床內生長期,氣溫高,幼苗生長快,使其具備了通過春化階段的條件。2月下旬平均氣溫比歷年偏低1.5℃,定植后的氣溫比歷年低,3月中下旬平均氣溫比歷年低0.8℃。由于倒春寒持續時間長,覆蓋面積大,因此,造成我國長江以北一些地區早熟春甘藍發生“未熟抽薹”。

4)與播種早晚的關系:播種越早,到定植時幼苗往往過大,幼苗處于低溫條件下的時間越長,通過春化的機會越多,發生“未熟抽薹”的機率越大。反之,適當晚播,幼苗還達不到能接受低溫的大小,即使遇到低溫也不會發生“未熟抽薹”。

5)與苗床溫度管理的關系:即使播種不早,如果苗床溫度管理較高,幼苗生長較快,很容易長到能接受低溫的大小,定植后遇到低溫也會發生“未熟抽薹”。反之,苗床溫度管理較低,即使播種較早,由于幼苗生長緩慢,到定植時幼苗還未長到能接受低溫時的大小,這樣的幼苗定植后遇到低溫也不會發生“未熟抽薹”。

6)與定植早晚及定植后管理的關系:早熟春甘藍如果定植早,特別是定植后受到倒春寒的影響,更容易促使發生“未熟抽薹”。因為早春露地溫度比苗床低,定植早,溫度低,緩苗慢,幼苗感受低溫的時間長,因而“未熟抽薹”率也高。但是,在遇到低溫不敢定植時,幼苗在苗床繼續迅速生長,在滿足幼苗對低溫要求后也會發生“未熟抽薹”。定植后,如不注意蹲苗,肥水過勤,使植株生長過旺,不僅延遲包球,也易引起抽薹。尤其定植在塑料小拱棚里的,白天溫度高,幼苗生長快,晚上溫度低,更易促成“未熟抽薹”。

為了爭取春甘藍的早熟、豐產,防止早熟春甘藍“未熟抽薹”,除選用冬性較強的優良品種外,還要采取以下措施:

(1)適時播種,控制苗床溫度管理。華北地區早熟春甘藍的適宜播種期應于1月中下旬在溫室或改良陽畦播種。出齊苗后要注意放風,苗床溫度保持在8~20之間,防止幼苗徒長。2月中下旬分苗一次,3月底到4月初定植。

(2)加強田間管理。前期注意適當蹲苗,確保春甘藍早熟、豐產。早熟春甘藍定植緩苗后,前期不要使幼苗生長過旺,應采取兩次小蹲苗的措施,即緩苗中耕后,7天左右澆一水,再中耕,過7天左右再開始施肥澆水,4~5水后即可收獲上市。定植在塑料小拱棚里并覆蓋地膜的早熟春甘藍,棚溫一般控制不要超過25℃,以控制外葉徒長。開始包心時注重追肥澆水。


    久碰人澡人澡人澡人澡人91 神农架林区| 云和县| 子长县| 安福县| 太仆寺旗| 巴林右旗| 衡阳市| 韶山市| 雷州市| 蓝田县| 抚顺县| 宁德市| 临桂县| 工布江达县| 洛隆县| 梅州市| 武平县| 绥芬河市| 宜城市| 天峨县| 池州市| 昆山市| 乌恰县| 滨州市| 宜黄县| 永年县| 丰原市| 武隆县| 光泽县| 长阳| 乳山市| 武乡县| 阜康市| 于都县| 乌苏市| 射阳县| 武宣县| 金秀| 祁门县| 资兴市| 河东区| http://www.124.com http://www.123.com http://www.123.com